規模建設打開市場空間
建設特高壓不僅可以治理霧霾,而且也是擴內需、穩增長的重要手段。
國家電網資料顯示,我國目前已建成“兩交六直”8條特高壓工程,并且全部在今年7月前投入使用。而按“十二五”相關規劃,2015年我國跨區電力流將從2012年的1.02億千瓦增加至2.45億千瓦,至2020年將增加到3.66億千瓦,較2012年增長260%,未來將逐步實現北電南運、西電東送的格局。
目前已有電網的跨區輸電能力遠遠不能滿足要求,大規模特高壓建設勢如破竹。國家能源局規劃,2014~2017年我國將建設9條防治霧霾特高壓輸電通道,華東、華北和南方三大電網區域都將受益。
從2015~2018年,我國每年至少有4條特高壓輸電線路開工。2014~2020年特高壓電網建設將投資1萬億元。
我國特高壓技術目前已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,核心設備基本由國內廠家提供。不僅如此,特高壓還走出國門實現海外創收。今年年初國家電網就成功中標巴西特高壓工程。未來“一帶一路”經濟帶輸電走廊建設,也將實現與中亞5國的電網相聯,共享哈薩克斯坦大型能源基地和中亞豐富的風能和太陽能資源,遠期或將實現和蒙古、俄羅斯等國聯網。
特高壓設備商直接受益
特高壓工程的陸續落地,直接利好特高壓設備供應商。特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至少需要2~3年的時間,是中長期的投資機會。